文化思絮

东瀛归来话“礼耻”
日期:2015/7/24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先生东渡日本,发表旨在改造国民素质的长篇著作《新民说》。其中有一节叫做《论自尊》,开篇就写到,“日本大教育家福泽谕吉之训学者也,标提‘独立自尊’一语,以为德育最大纲领。”文章极力强调中国民众之“自尊”,因为“自尊与不自尊”,实在是区分“天民与奴隶之绝大关头也”。

     由于公司收购了日本日兴公司之缘故,为此,本人赴东瀛的机会就多了。每次赴日,次次均深切感受到日本民族和日本国民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所谓“自尊”,表现为自尊、自重和自爱,同时也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人,其必有强烈的自尊,后者正是近世纪来日本大和民族文化的最大特质。

     中国是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文明源远流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的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团,不遗余力地将中国的文化搬到日本,经过消化、吸收并改造后融为日本的民族文化。然而,在世界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历史关头,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夜郎自大、腐朽没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败下阵来。尔后,仓促搞起的洋务运动,只是学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但努力学习西方制度文明的戊戌变法恰被慈禧太后所扼杀。二十世纪初,致力改变思想文明的新文化运动,在“打倒孔家店”,把老祖宗的东西批得体无完肤的同时,现代思想的启蒙任务却始终没有完成,中华文明从此被拦腰截断。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更把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彻底打倒在地。随着改革开放,在带来国家、个人物质富裕的同时,由于文化的迷乱与道德的沦丧,隐藏在人性深处的私欲、贪婪犹如打开后的潘多拉魔盒,霾雾弥漫在整个社会的角落,许多丑恶被重新激活、沉渣泛起。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文明中很多美好的东西,在今天已经被抛弃、被污毁、被杀灭,民变得不懂礼耻,众变得不知自尊。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代日本文化的积极求变,以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为代表,主动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同时又严谨地保留着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日本极其强调个人的“自尊”,认为“自尊”是来自于他人的肯定,也就是绝不可因为自己不当的行为而遭致别人的批评与嘲笑,绝不可做那些会让自己在社会上蒙受耻辱之事。

     正是因为有强烈的自尊,才会产生日本民族强烈的礼耻心。自尊与礼耻,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文化研究的名著《菊与刀》中就特别指出,日本文化相较于美国文化的最大区别就是一种强烈的“耻感文化”。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惭愧、不觉得丢脸,那就是不知礼耻,这样的人也永远不会有自尊。因此,自尊的日本人相信,“知耻为德行之本”,“对耻辱敏感就会实践善行的一切准则。”
 
     人生十分短暂。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尊严,活出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价值。换句话说,我们都应该“自尊”。而日本国民的“礼耻文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礼耻”,就会格外地珍惜“自尊”。

     所以,“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或者用孟子的话说,“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有了礼耻心,我们才会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害羞;有了礼耻心,才会因为我们做错了事情而惭愧;有了礼耻心,才会在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时觉得内疚;有了礼耻心,人才能节制自己的行为,严格把握自己,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

     韵升的核心价值观是“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对每个韵升人来说,只有首先做一个有“自尊”的人,做一个讲“礼耻”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然而,我不得不痛心地指出,我们公司中的极个别人中,有的曾经是公司的高管,有的曾经在我身边工作过,有的则是公司多年的老员工。每当念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让我等唏嘘不已,因为他们连自重都不懂,更罔知何谓自尊!

     曾一度成为韵升高管的那位先生,在公司工作也有多年。负责任地说,其发迹全凭公司的人本思想,亦纯属公司的着力培养。其加入公司之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主持工作,因企业经营不善,自己也沦为“无业游民”。经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介绍,公司终将其收留。自此,他从一般行政人员做起,慢慢被公司培养成为管理人员、车间主任、子公司一把手,并最后成为公司一高管。此人人品貌似耿直,在公司内被认为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典范。岂料他在子公司任职期间,私底下就已经在与公司同样的业务上暗作投资。更为卑鄙的是,在担任公司高管后,竞指令下属公司主动放弃一些高毛利的产品,为其日后从事见不得人的勾当埋下伏笔。待条件成熟、万事俱备后,此人向公司提出辞职,说是先要休息一段时间,有可能去“自主创业”。我等再三挽留不住时,还热诚告之:日后若有困难尽可找公司相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他离开公司后,即刻购置设备,高价挖取公司员工,且频频拜访公司客户等等,准备与公司的这家下属单位大干一场,决一雌雄。目前,该企业在与我公司这家下属单位竞争之后,已趋于破产边缘,他自己也落得臭名远扬的下场。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自绝于公司”的道路,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完全丧失了“礼耻之心”之辈,哪有自尊、自重与自爱?

     还有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即在我身边工作三年余。公司出于对他的爱护和培养,将其调到下属子公司任职锻炼,后逐步成为所在企业的领导成员。同样,他也完全不懂得自尊、自重与自爱,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炒股失败、经济拮据,造成心力憔悴,尔后向公司提出在家休整一段时间的要求。公司念其工作辛劳之故,同意他的请求,在家休息工资照发、福利不减、待遇不变。但他竟然暗中联络了一家与其所在子公司从事同样业务的江西企业,因该企业人才匮乏,他潜回宁波,在一家宾馆里频频找我公司下属单位的员工谈话,以利益相诱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人从就业入职到成家立业,始终离不开公司的苦心栽培与爱心扶持,结果却如此以怨报德,不知其内心是否有过点滴羞耻愧疚之感?

     机电研究所有一位50多岁从国有企业转制过来的老员工,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赶到公司,乍一看以为其工作勤奋,老当益壮,却不料此人乃偷鸡摸狗之徒,原材料、半成品乃至生产工具,公司任何值钱的东西他均不放过,其助动车的后备箱里尽是脏物,到手之后堂而皇之地走出公司大门。有道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他最终被抓了个现行,落个“晚节不保”的悲惨下场。

     今天的社会充斥着“金钱崇拜”。上述这些人的行为,该是被贪欲所累,但说到底,则是全然丧失了“礼耻之心”,以至于对自己的丑恶行为不以为耻。不知他们可曾思忖过,即使最终能挣得个腰缠万贯,又如何向亲友介绍自己的“万贯”之来源?如何向后代传授做人之道理?我们要敬畏上天,冥冥之中必有因果报应。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礼义丧尽、廉耻坠地,丧失自尊、毫无礼耻之心,彻底失掉做人之大节的人,其最终也必然被社会所抛弃,被后人所不齿,被历史所鞭笞。

     上述这些人在韵升的广大干部员工队伍中,毕竟是极少数,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大家所不容。但是,我们很多韵升人并没有认识到,也有那么一些行为,同样与我们的身份和责任不相称,同样得不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同样是属于不讲“礼耻”之为。

     在我们的员工队伍中,多数人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确实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过程中不尽责、工作质量不尽人意。这些人往往把工作看成一只轻飘飘的饭碗,却没有视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样的行为同样是一种不懂自尊的表现和丧失礼耻的行为。

     我很欣慰地看到,公司许多干部、很多管理者都能自重、自爱、自尊,也是克己复礼、尽职尽责的榜样与模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干部离自重、自爱、自尊尚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要求尚不高,工作作风尚不实,工作方法尚欠妥,管理风格尚粗放,对下属的帮助和支持尚不够,敢于承担责任的底气尚不足,总之,离公司的要求尚有差距。我们应该明白,所谓“权威”不是有“权”就有“威”,权是上面给的,而“威”恰恰必须依靠你的工作态度、能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获取。

     人格的魅力从哪里来?我们若能做到自重、自爱和自尊,若能具有礼耻之心,其必有人格之魅力,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员工之楷模。如果当着“高官”、拿着“厚禄”,却忘了自重、自爱和自尊,丢失礼耻之心,做了、讲了一些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相称的行为与言语,那就不但失去干部的人格魅力,也得不到大家的尊重,甚至会遭来他人的耻笑!

     韵升的干部员工要努力改变不讲或少讲礼耻的行为,事实上这正是我们大张旗鼓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因所在。《论语》“为政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叫做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含义是,若仅以制度治民,民虽能免于犯罪,但却不知犯罪行为是耻辱的;若以文化教民,民便有羞耻之感,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

     文化建设的关键正在于“礼”和“耻”这两个字,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让人们产生羞耻感的绝不是“制度”,而是“礼”,也就是道德规范、行为规矩,是蕴含在心中的“文化”。当人们真正有了“文化”以后,有些事情,虽然没有制度的激励,但基于“礼”,“我”应该去做,就一定会做;有些事情,虽然没有制度的约束,或者说做了可能也不会犯法,但“我”却绝对不做,是因为那样会让“我”觉得“羞耻”。

     此次提炼的公司“新企业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三字经”,就是要明确韵升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要明确韵升人所应奉行之“礼”。当这些“礼”在韵升人心目中真正扎下根来,我们的为人处事就会有一套全新的判断标准,我们也将因此产生“礼耻之心”,从而对有些事情“有所不为”。韵升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正是希望所有人都讲“礼耻”,换句话说,衡量韵升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大家是否都能讲“礼耻”。

     当然,我们清楚,最难改变的是“人”,特别是当我们这些“人”身处一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宏观环境之中,随时受到社会上各种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影响。这就好比是一个阵地,如果我们不用“礼”去占领,员工的思想就可能被各种“耻”所占领,进而陷入“无耻”的人性泥沼。我们“明知其难而为之”,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彰显一个卓尔不群的企业的价值。我们不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公司的员工,还希望公司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上更多的人。惟其如此,韵升方可以成为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企业”,韵升人方可以成为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

     东瀛归来,我深感中国民众和日本国民最大的差别、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最大的差距,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或社会制度的差距,而在于这种礼耻之心的差距,也就是在文化上的差距。我确信,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把“礼耻”抛诸脑后,置之度外,那么,这个人、这个企业,乃至这个国家都将绝无前途。

     今天,韵升旗帜鲜明地讲“礼耻”,就是希望能把大家从麻木的心理状态中唤醒。此举,意义不可谓不大;此行,道路不可谓不艰;我愿与诸君一起,上下而求索之!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