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絮

《论语》与礼仪
日期:2018/6/5
       我们在2010年的仲夏提出了韵升新企业文化,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在这八年之中,我先后发表了《东瀛归来话礼耻》、《礼仪之说》、《文化、礼仪与<弟子规>》以及《国人、国学与国性》等文章。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讨论“《论语》与礼仪”。
       八年时间,四度谈礼。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是否年纪大了,人有些背了?
       这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一个小故事。
      当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时候,有一次组织学生考试。待考完之后,他的助手跟着他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问:“博士先生,你为什么给这些学生的考题跟去年是一样的?”
      爱因斯坦回答说:答案变了。
      同样如此,我们今天虽然讲的依然是“礼仪”,但是,答案也变了。
      在这个“答案也变了”的背后,是我们各级干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全面提高,对韵升新企业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为此,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一、向《论语》学“礼仪”之意义

      要了解中华文化,孔子是我们永远也绕不过的一座高山。不了解孔子,就无法了解中华文化。
      史学大师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所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从“年少好礼”到“青年问礼”,从“以礼治国”到晚年的“修诗书礼乐”,孔子一生都离不开礼,一生都在推崇“礼”、传播“礼”。
       《论语》中“礼”字总共出现了75次,当然,讲“礼”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了。
       那为什么孔子要如此推崇“礼”呢,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指出,“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也就是说,孔子所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而礼崩乐坏这个词正是来自孔子。《论语·阳货篇》中有这样一句:“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这就是“礼崩乐坏”这个词最早的出处。
      “礼崩乐坏”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不懂等级的礼仪、孝顺礼仪、尊卑礼仪及姿态礼仪等,这些都是礼崩乐坏行为的表现。
       孝顺父母其实是一个最基本的礼仪。在《论语·为政篇》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批评有人认为孝顺父母仅仅是养活他们就行了,缺乏了最基本尊重的礼仪,孔子认为,这样的养活父母与饲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他所批评的就是这种不懂孝顺的礼仪。
       从《论语》中的种种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我们把这些描述与今天的社会相比较,就会发现当今的国人也存在着诸多不懂、不讲礼仪的现象与行为。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葛优瘫”,指的就是一些国人在姿态礼仪上的一种不端的坐相。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机场VIP休息室里看到一些土豪,他们光着脚躺在长的沙发上玩手机,而全然不顾周围的环境。
      从菜场到商场、从广场到机场,最起码的、人之常情的排队已成了稀罕之事,其实,排队是一种对他人表示尊重的行为,它的本质就是在讲礼。但我们有些国人不但购物不排队,登机不排队,连开车也同样没有排队的意识,方向灯也不打,一眨眼车子就挤在你的面前。
      在公共场所推推嚷嚷、大声喧哗已经是一种常态,被他人嗤之以鼻,他们对此丝毫没有一点感觉。
      国外有些旅游景区用中文写着“禁止吸烟,禁止吐痰,禁止大小便”,不知各位看了感受如何?
      个人礼仪方面,我们也是极度地缺乏:
      见面不打招呼,对人似乎冷若冰霜;
      见面彼此介绍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用手指指着被介绍人的鼻子说:“这是某某某”。被介绍人的脸面充满笑容,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被人指鼻子而没有感觉。
     在拜访礼仪上,事先不预约、去前不确认;
     在涉外礼仪上,不懂如何去尊重对方风俗等。
     令人痛心不已的是许多国人对各种失礼行为已经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对种种的“失礼”行为也早已习以为常。
      我曾经在《痛斥“不好意思”》一文中指出: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好意思’成为了今天国人最常用的表达所谓‘道歉’的词语;但我认为,‘不好意思’这个词语的甚嚣尘上,恰恰说明,真正的道歉在今天的中国日渐缺乏;同时也更加地证明了,真正的礼仪、真正的文明在今天的中国已日渐沦丧。”
      出现种种“礼崩乐坏”现象的根本原因,这与百余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打击、冲击密切相关,当然,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关。
     “新文化运动”高举自由大旗,将礼仪视为精神“束缚”与“枷锁”;
     “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把“克己复礼”说成是林彪的反动纲领,而粗鲁、无礼倒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表现;
改革开放后,国人受到了物质生活与物质文明的巨大冲击,但又未能践行“仓廪实而知礼节”。
      也正是对“礼仪”的如此地冲击,造成了当今社会许多国人存在着不懂“礼”、不讲“礼”的现象与行为,与我们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
      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循教《论语》根本原因所在。
(一)“礼”教我们如何做人
      《论语》是教我们如何地做“人”,而最主要的道理就在“礼”字上,因为,是否懂礼这是人与禽兽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
      《礼记·曲礼》上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讲的就是“人”是靠“礼”才成为“人”这个道理。
       孔鲤是孔子的独子。《论语·季氏篇》中介绍,孔鲤从孔子身边走过时,孔子问他,“‘学礼乎?’鲤曰:‘未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学礼,也无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孔子说他自己“三十而立”,那么三十而立到底“立”于什么?我认为,孔子在这里讲他是立于礼,或者说他是靠“礼”而得以立足于社会的。
       也许有人对学“礼”不太理解,觉得“礼”与我们太遥远,他们认为只要工作干得好,有礼、无礼并不重要。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假如我们不讲“礼”,我们必将成为一帮乌合之众,一群不讲体面之人,我们也无法与外界交流或交往,作为企业也无法与其他单位协作或合作,作为个人更无法成为一个被他人、被社会尊重的人。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世尊称为朱子。他在《四书集注》中就说,“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不懂“礼”是何物,见客人手足无措,更不要说如何礼尚往来了。
      礼仪从表面上来说,它是教我们“怎么站”、“怎么坐”、“怎么行”。说到底,礼仪的本质就是在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立”起来、“站”得稳。
      总之,礼仪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受他人、受社会尊重的人。
     (二)“礼”是教我们如何做事
      许多人认为,不懂礼仪也能办好事情,也能得到他人的认可,礼仪与工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孔子认为不掌握礼仪就很难做好事情,行为也很不得体。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明确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强调了一切要以礼来作为我们行为准则。
      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进一步讲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它的意思是:
     “注重容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徒劳;只知道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懦弱;单凭匹夫之勇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
     总之,没有礼仪上的规范,我们的行为就会偏离正道,我们努力去做事也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
     总之,礼仪并非形式和小节,而是做人之根本。
(三)是“礼”把人和人连接起来
      “礼”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将人的社会关系分为五种:父子、夫妇、兄弟、君臣和朋友,简称之为五伦。
      人处于五伦之中,将负有不同的责任与义务,比如“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等等。
      《礼记》中讲,“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为此,各种社会的关系,不论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长幼关系,还是家庭以外的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这些都需要用礼仪来加以规范与调节。“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
(四)“礼”是让人从物欲中摆脱出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物质的社会,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都被欲望所驱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物欲驱使中,我们的社会也逐渐地变得粗俗不堪、浮躁无比。
       面对这样的社会,“礼”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能把人从物欲中摆脱出来,能把人从物欲的泥沼中拯救出来,也就是以礼制欲、以礼抗俗。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提出的“克己复礼”的真正含义就在于此。
      国学大师吴宓对此有深刻的说明:“能以理制欲者,即为能克己。”也就是说,“克己”就是在抑制内心中不合理之欲望。
      这样的“克己”就是礼。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礼是使人之欲有节而得中。”
      正如《荀子·礼论》所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它的解释是: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如果得不到那就要争,争夺的社会就一定会发生动乱,动乱的社会肯定是贫穷的社会。
       为此,要让社会每个成员的合理需求能得到满足,那就必须制定一种规则,这就是礼的起源。
       要让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就必须要用礼来对“人”加以教育,让“人”在这样的礼仪中变得平和,这就是礼的作用与意义所在。
       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就写到:
       孔子所追求的“平和正是万善之本”,儒家思想帮助人们从社会的粗俗不堪、丧失尊严的野蛮状态下解脱出来。
       面对物欲横流的今天,要让社会和谐、要让人变得平和,“礼”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五)“礼”是帮助我们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有五德,仁、义、礼、智、信。
      诸德之中,礼为第一。
      在《论语·颜渊篇》中,子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意思是说,“凭智慧得到权力,但缺乏品德,即使得到了,也必然会失去;凭智慧得到权力,人品虽好,但不认真管理,则不受群众尊敬;凭智慧得到权力,人品好、工作态度也好,但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礼仪规范,那也是有缺陷的。”
       孔子认为,“动之以礼”是更高、也更难做到的一种礼数。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达到完善的境界,在获得“智”、达到“仁”、做到“庄”以后,还要实现“礼”。
      过去对人的阶层划分,是用政治或者说出身为标准。但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判断标准,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意思是说,在担任领导之前,没有接受过礼乐的系统教育,不知道怎样为领导,便当上了领导。这样的人是不可任用的。而那些从未担任过领导的平民,他们在当领导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那我就选拔他、重用他。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因此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用人的标准,他提出人的高低之分与你的阶级、财富与地位无关,而与你是否懂礼、讲礼有关。
      为此,无论你是富翁,还是大官都需要学礼。只有懂礼、好礼了,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才能被社会所尊重。否则你就是一个土豪,或者你也只能是一个庸官。
      孔子则在《论语》的“子路篇”和“宪问篇”分别讲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它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你必须要好礼,只有好礼才能当一个好领导,也只有好礼才能当一个受人尊敬的好领导。
      因为有礼、好礼而实现人生成功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孔子本人。儒学大师杜维明先生在《儒教》一书中所说:
      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圣人和杰出的人才。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伟人,正是因为他好礼、尚礼、一生都在传播礼,这正是我们从《论语》中感受到礼仪的意义所在,也是《论语》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二、向《论语》学“礼仪”之方法
      刚才,我们讨论了向《论语》学礼仪的意义,下面我们一起研究向《论语》学“礼仪”之方法。
      首先,正如钱穆先生所说:
      “我们去读一本书,其实最重要的是,是从书里面读出一个生命。因为一本书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动人,不是这些文句,乃是它背后有一个生命在支撑着这本书。所以读书的人不是只读这些文句,而要从文句里面去体会,去看见这一本书背后的精神,其实,这就是这本书作者的生命。”
      为此,我们学习《论语》,首先要明白,它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孔子用自己的生命去写的一本有血有肉、有汗有泪的巨著。
      生命是一个整体,读《论语》、学孔子,我们必须要整体地学、反复地玩味、切己地体会;在此过程中去识得圣贤气象,并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涵养自身的气质。
      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发现孔子将活生生地站在我们的面前,他既不迂腐、也不专制,非常慈祥地给我们讲的这些“礼”,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的“礼”,直至今天还是显得如此的鲜活。
      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有如下四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要从《论语》中学孔子对礼仪的坚守
      在《论语·八佾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饩羊”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制度,讲的是每到初一要杀一只羊来祭于宗庙。子贡认为,鲁国的国君在初一的时候将不来祖庙祭祀,所以,子贡就建议不杀羊了。但孔子坚决不同意,他说了“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 这句名言,表达了孔子对礼仪的坚守与重视。
      我们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弟子三千,高足有七十二人,但其中唯一被他称为“好学”和“贤哉”的弟子只有颜回一个人。那么,孔子如何教导颜回的呢?在《论语·子罕篇》中,颜回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其意思是说,“老师善于有步骤地教导我,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啊。”
      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反映了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全身心地受礼数约束的君子。孔子还特别强调,所学的文化知识必须要节之以礼,即使诗书所载,也要以礼准之(即使是诗书中已经写明白了的,也必须用“礼”来对照,也要以礼准之)。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对礼仪的高度重视。
(二)要从《论语》中学孔子对礼仪的实践
      梁漱溟先生特别推崇《论语》,这是因为在《论语》这本书里,“孔子仿佛是在说他自己”——说他自己的生活,说他自己的生命,说他自己对“礼仪”的实践。
      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冕是一个盲人乐师。他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前,孔子说:“这是坐席。”主宾都坐好后,孔子告诉他:“某人在这,某人在那。”
      师冕走后,子张不解地问:“老师您与盲人有必要这样地接待吗?”孔子说:“对的,这正是敬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孔子再次用他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怎样地与人交往的礼仪,而不管他是否是一个盲人。
(三)要从《论语》中悟“礼仪之本质与形式”
      “礼仪”有本质与形式之分,我们既要从《论语》中学礼仪的形式,也要从《论语》中学礼仪的本质。
在《论语·八佾篇》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段话的背景是,林放看见当时的礼仪多重于繁文缛节,怀疑礼的本质是否应该如此,于是他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认为他问得很好,切中了要害,为此,称之“大哉问”,然后,孔子就举例说明了“礼”之本在哪里。
      孔子说,“礼,与其心中并不尊敬而仪节却十分繁杂,倒不如仪节简略而心中却是很尊敬;办丧事,与其心中并不悲哀,却把仪节搞得十分隆重,倒不如仪节筒单,而心中充满悲哀。”
      孔子指出,礼的“本”是人们道德修养的真情实感,与此相对应的那些行为方式,则是礼的形式。两者相比,孔子认为“礼仪”的本则更为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孔子不重视礼仪的表与礼仪的形式。
(四)要从《论语》中悟“礼仪之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是世界万物永恒的主题。
      对礼仪来说,有需要我们必须坚守的内容,但也需要我们根据时代与对象的不同,而加以变化或者说改变的部分。
      对于“礼”,孔子强调“吾从周”。但是,他并非死死抱住周礼的一切而不放。孔子从的是西周的大礼,认为礼之根本不能变。至于小礼,如春秋礼帽之用料,他就认为完全可以改变。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礼帽用麻料织造,这是周礼的规定;现在改为丝料,节俭,我完全赞同。
      在礼帽的用料上,孔子选择了不“从周”,而是“从众”,这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礼之根本不能变,而小礼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
      总之,我们从《论语》学礼仪,要整体地学、有机地学,认真地学,反复地悟,才有好效果。

三、向《论语》学“礼仪”之内容

      我们向《论语》学“礼仪”,要学习《论语》中所阐述的关于“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平等的原则
      平等的原则,体现在《论语·八佾篇》中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指出,人们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地待人。其意思是“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他人”。
      当你希望用某项规则去要求别人的时候,你必须明白,适用别人的,也必须适用你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奉行“平等”的原则。
      (二)适度的原则
       在《论语·八佾篇》中有一句“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
      “和”即适度的意思,实施礼仪要求适度,不可过。
      礼仪的适度原则是要求施礼时,既要到位,又不要过头。不到位或做过了头的礼仪,都会让人感觉不好,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失礼、无礼。
      对领导不尊重或尊重不够无疑是无礼的表现,但过分地恭维领导或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则会令人反感,也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请客人吃饭,寒酸的接待会让客人觉得不受欢迎;但过分地挥霍与浪费,也同样会让客人觉得难以接受与误解,这都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礼少了,被认为是“失礼”;礼多了,会显得很“恭维”。
      为此,礼要有节制,礼要有节度。所谓“礼节”,就是要有礼有节,礼仪的适度原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尊敬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尊敬他人这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无端不尊敬他人这是失礼的表现,同时,这种行为也将会失去他人的尊重。我们如果掌握了这项原则,就掌握了礼仪的核心。
       在《论语》中,孔子特别推崇这项原则。他在《颜渊篇》中讲“出门如见大宾”,其意思是“出门要像会见宾客一样,要穿着整洁”,其目的是要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我们经常看见有些人在大街小巷中穿着睡衣逛街、购物、串家门,我们在出差时,也经常能看见在入住酒店的大堂或公共场所里,有人穿着浴袍、拖着拖鞋到处乱转。殊不知,他们的这种穿着既表现出对他人的极不尊重,也充分地暴露了这些人的教养与素质。
        同样在这一篇中,孔子又指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其意思是说,“君子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不出差错;对待他人辞色尊敬,要合乎礼节。那么,天底之下,到处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所以,只要你把握了“尊敬”的这个原则,就无须担心没有好朋友、好兄弟了。
(四)自律的原则
        礼并非通过外界的约束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礼不是强制性的。
        古人讲人际关系有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里面的父子、夫妇、长幼、朋友都是自然形成的关系;君臣的关系一般是上下之间的关系(但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内在的自然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理念,是建立在这样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关系是万万不能颠倒的。同时,也正因为他们是自然形成的,为此,在如何处理这些关系上,是不可以用制度去约束,而必须要强调每一个人在搞清楚自己在不同关系中的身份后,去自觉地采取适当的行动或行为。
       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这就意味着他有两个身份:在子女面前是父母,在父母面前是子女。对此,他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也会根据自己的身份去遵循自己的行为准则。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含义就是“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这里面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约束条件,而更多的是对个人的言行提出了用于自律的规范。
       在《论语·乡党篇》中,也有很多用于规范我们言行举止的内容。
       在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论语》对其他的人际关系,也都提出了一些“礼”的规范。
       在《论语·乡党篇》中谈到对长者的礼仪,“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它的意思是,“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让老人先走,其他人才能出去。”强调的就是长幼有序、敬老尊贤的一种人际交往的礼仪。
      我们不仅对父母、对长者,哪怕是碰见陌生人,都应该彬彬有礼待人。其实,当你在尊重了他人的同时,你也受到了他人的尊重。
       在公司内部,在上下级关系面前,我们应当采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论语·乡党篇》中指出,“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这就是说,我们在对下属说话时应该是一种温和而中肯的态度,这就是“侃侃如也”;而跟领导说话时,应该是一种正直而恭敬的态度,也就是“訚訚如也”。
      《论语》中的孔子像个可亲可敬的长者,他从自己的生命实践出发,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礼仪、又当如何履行礼仪。
       然而,“礼仪”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细节之中,也在这样的对内对外奉行之中。
       学论语,关键是在实践,学礼仪的核心,在履行。
       古人曰“半部论语治天下”,我相信通过我们各级干部的认真研学《论语》,公司的企业文化必将早日落地,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也必将早日植根于每个干部员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