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絮

国人、国学与国性
日期:2018/2/2
     过去一年,我们倡导全体干部员工诵读《弟子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员工对此不很理解:
     为什么我们成年人还要去诵读《弟子规》这类用于启蒙教育的书籍?
     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究竟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诵读国学经典?
     我认为,对上述问题的辨析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乃至更好地理解我们中国和中国人。
     为此,我今天给大家做一解读,供各位参考。
 
(一)要找回中国人的光荣与骄傲
 
      每当我们走出家门,常常会看到、听到许多令人不悦的案例。
      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呈现一片狼藉。这种所谓的新经济模式已是一地鸡毛。始作俑者居心叵测,投放社会怪象频出:有人把共享单车搬回家,有人把共享单车拆开卖,更有甚者,不知何故竟把单车往河里扔。
      周末外出,经常看到一些人因为一点小事而争执不休、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可谓斯文扫地、礼仪丧尽。
      最近有个报道说,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员在打扫客房卫生时,居然用马桶刷在刷洗茶杯。
      国际知名杂志《肿瘤生物学》,2017年宣布撤回107篇全部来自于中国涉嫌造假的学术论文。
      面对这些乱象,很多中国人会无奈地说“没办法,中国人”。尚不知他们是在辱骂对方呢,还是不想承认自己也是中国人。
      每当我们走出国门时,常常会看到、听到许多出尽洋相的事例。
      在日本商场里,人头攒动的同胞们丝毫没有排队购物的概念,各种叫唤声、吵骂声闹成一片。
      有些人购物后,在马路边整理物品,把包装袋、包装纸等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有次在静冈机场,我看到一位同胞在过安检的时候,手提箱里面一瓶矿泉水被安检人员拦下。不料,这位同胞大声叫嚷“我刚买的一瓶水,你们凭什么把它没收了?”因语言不通,安检人员也显得非常无奈,只能苦笑着用英语、日语向他反复解释。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这位“亲爱”的同胞,还纠集了一批老乡与机场交涉,扬言非要搞个“水落石出”。
      看到这些乱象,很多外国人也会摇着头说,“没办法,中国人”。不知道他们在心里是厌恶中国人,还是在鄙视我们中国人。
      听到这一声声“没办法,中国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国人”这三个字,什么时候成了我们中国人掩饰不端行为的借口,成了外国人鄙视我们中国人的标签?
     想当年,老外对中国文化充满着崇敬与向往,连大哲学家罗素都说,“中国人从上层社会到底层百姓,都有一种冷静安详的尊严”。
     而今天,我们中国人在全世界漫天飞,旅游、购物、消费,掏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但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眼神。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钱了,倒反而失去了人家对我们曾有的认同和尊重?
     我想,问题是在于我们失去了让自己骄傲、让别人敬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因此不再是令人自豪与骄傲的中国人。
     “中国人”这三个字从来都是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定义的。这就是史学大师陈寅恪所讲的“华夷之辨,不在种族,而在文化”——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并不在于肤色、地域,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中华传统文化。
     在唐朝,曾经有过一次关于对“中国人”定义的激烈争论。
     当时有一位大食人来到中原参加科举考试,满朝文武百官都来讨论他是不是中国人,他是否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最后,大家一致认定他是中国人,尽管他外表与中国人不同,但他有一颗“中国人的心”,这是因为,他所学习的是国学经典,他所认同的是中华文化。
     所以,我们是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才成为中国人;我们也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才被人所尊重,甚至让外国人都争着要当中国人。
     但一百多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沦陷,造成光怪陆离的乱象频出,让很多人失去了对中国人的认同,甚至出现了连中国人也不愿意当中国人的悖论。
     网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有来生,你还做不做中国人?”其结果令人大跌眼镜。70%的人说“来生一定不做中国人”,20%的人说“今生就不想做中国人”,而只有10%的人说“来生还做中国人”。
     90%的人都不想做中国人,按这个比例计算,有近12亿的中国人居然成了“外国人”。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我们何以面对列祖列宗?!
      虽然当今中国的GDP已经名列全球第二、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这一切,并没有赢得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与敬佩。
      美国的“声誉研究所”每年发布的全球国家声誉排行榜共有70个国家参与排名。2015年,中国名列第47名;2016年,中国沦落到第57名。一年之际倒退10名,这是世风日下的一个典型明证。
      当我们丢掉了曾经令人尊重的传统文化后,我们岂能得到人家的尊重?我们又怎能得到人家的向往?
      一百多年来,从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开始松动,而到文化大革命则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不断地沦陷,不断地崩塌。
       我们曾经以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片面地认为只要物质基础解决了,精神文明自然就提高了。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我们今天在物质上虽然是富裕了,但在精神文明上却显得十分的贫乏。
      我们看到很多人是“仓廪实”而不“知礼节”,更有甚者,这些人在“仓廪实”后,却衍生出种种“饱暖思淫欲”的丑行。
      事实证明,如果不抓传统文化教育,单抓经济发展建设,精神文明是不会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土豪”一说的出现,就是精神与物质严重脱节的结果。
      如果说“土豪”是个体文化沦陷、崩塌的表现,那今天中国的家庭,兄弟阋墙、婆媳勃溪、父子反目、夫妻分道扬镳等层出不穷,这些正是传统文化在家庭中不断沦陷、崩塌的体现。
     对企业而言,德鲁克曾经说过,“文化能把战略当午餐吃掉”,他讲的是一个企业如果在文化上出现问题,那么被“吃掉”的何止是企业战略?
      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经营〔包括合资、合作〕中坑蒙拐骗、弄虚作假、见利忘义,在管理上冷酷无情、尔虞我诈、缺乏人文关怀等,这些也正是传统文化沦陷、崩塌的结果。
      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到一家企业,当他们丧失了文化,失去了人们最基本的信任后,我们就会感到整个社会将成了一盘散沙,一旦遇到巨大风险,将溃不成军,将一败涂地,这并非危言耸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提升中国人的整体素质,以重新找回作为中国人的光荣与骄傲。
  
(二)要找到中国人的国性所在
 
      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我们关键是要深刻认知传统文化的载体所在。
      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国学经典,因为中华文明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正是通过国学经典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
      “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学经典正是中国的国性所在。它们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像珍珠般的串连在一起。
     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在诵读这样的国学经典中得以成为令人自豪和尊敬的中国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诵读经典,至今已绵延不绝三千年。
     但100多年前,当中华民国颁布了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了“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后,国学经典教育从此被隔绝,中华传统文化开始被沦陷;
      即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曾将国学经典错误地当作封建主义而加以批判,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开始松动;
     文化大革命焚烧国学经典,全民批判孔孟之道的恶果,直接导致中华传统文化遭受了灭顶之灾;
     当我们沉浸在“只要物质基础解决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会提高”的梦呓之中,国学经典自然被人们彻底的遗忘了。
     令人庆幸的是,也有一些清醒之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声。
     严复先生早在1913年所作的《读经当积极提倡》一文中指出:“夫读经固非为人之事,其于孔子,更加无损,乃因吾人教育国民不如是。将无人格,转而他求,则亡国性。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
其意是说:诵读经典不是为别人而读。因为一个人读不读经典,对孔子来说,既没有什么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害。但是,教育国民而不教他们诵读经典,到最后,人无人格,国无国性。中国将不再是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中国人。严复先生当年的大声呼吁,真乃为振聋发聩!
     1995年,冰心等九位老先生更是提出了“016号政协提案”:“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国学经典的研究和继承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为此,他们特别提议要加强国学经典的教育。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每当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总需要不断回归经典来寻找路标和方向,人们也总能在经典中找到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和精神,从而给与巨大的启示和力量。
     对于企业来讲,多学学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让我们在企业经营时对与“利”相对应的“义”,要具有更多的关注与考量。
     我们多读读孟子所讲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营企业时对于与“物”相对应的“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尊重。
     我们多读《论语》,便会知道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们就会将心比心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我们多读《孟子》,便会知道孟子所说的“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们就能懂得礼耻、讲自尊。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为此,我们要找回中国人的自信与骄傲,就必须要通过阅读这些国学经典,来重新找到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国性之所在。
  
(三)靠两大公器的共同发力

     政府和企业是社会的两大公器。今天要普及国学经典的教育,除了我们企业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外,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倡导与大力推动。
     一个人、一家企业能否受社会尊重,这与他践行的文化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韵升特别提出“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企业”这一核心价值观。
     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文化水平,又与他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特别是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倡导全体干部员工学习包括《弟子规》在内的国学经典。
     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多年国学教育断档的影响,各位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吃力。为此,如何掌握读书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朱熹曾著有“读书六法”,今天看来,里面的观点依然很有价值,可以供大家作参考。
     这六个方法分别是: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
     这六个方法的含义应该说都比较容易读懂,但我想就其中的“虚心涵泳”作一个说明。
     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个“虚心涵泳”的方法,似乎很笨拙,其实很聪明、也最见效。
     《弟子规》里有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段话如果从字面上去分析,就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扼杀人性的教条或训诫,也很可能认为它是个糟粕。
     然而,如果我们带着感情去用心体会,我们就会发现这段话是如此的深情、如此的动人,因为,它提示着我们如何去感悟生命、如何去敬重大爱。
     对于国学经典特别是《弟子规》、《三字经》这样的蒙学经典,大家一定要以“虚心涵泳”来诵读,不能仅仅流于字面和表面上去理解。
     我们要具有钱穆先生所讲的“对经典之温情与敬意”,也要像先贤韩愈所说“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这是因为,只有涵泳得深,体味得切,为此,我们才能得益。
     要找回中国人的自信与骄傲,对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倡导诵读国学经典的好风气,来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风尚。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倡导诵读国学经典,努力扭转当下社会之风气,政府、企业既责无旁贷,也大有作为。
     建议政府各级官员、要求企业各级干部带头学习传统文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只有为政者形成重视国学经典的好风气,那么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风尚。
     “国学经典”无疑蕴含着丰厚的情感力量与神圣的感召力。当我们步入新时代,一定要借助国学经典的巨大力量,一定要依靠企业和政府这两大公器,以重新找回我们中国人的自信与骄傲。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其陈腐的部分,我们需对其加以辩证的区别。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
     国学经典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让“别走太快,等等灵魂”的当今国人能找到回“家”之路,从而能踏上回“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