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絮

文化、礼仪与《弟子规》
日期:2017/9/4
     曾记得,在2011年10月31日的《韵升视野》上,我发表了一篇《礼仪之说》的文章,阐释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讲礼仪等。
     今天我们重谈礼仪教育,这是因为我们的干部员工还存在种种不懂礼仪的行为。
     我们在2010年正式提出了韵升的新企业文化,其实,文化与礼仪应同属于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文化教育包括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也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礼记》中就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它的意思是无论是传播文化还是端正风俗,离开了“礼”的推行就无法成功。
     在《论语》中,孔子讲到“为国以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必须靠礼仪规范,周朝之所以有文化,正是因为它在借鉴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发展成一套完备的周礼。
     孔子一生从周,所从的是周朝的文化,其核心是周朝的礼仪。
     关于文化与礼仪的关系,阐述得最为全面、深刻的是荀子。荀子著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见,劝学篇并不是在劝我们学知识,而是在劝我们学礼仪,因为习得礼仪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也是文化的最高境界。
     文章还写到,“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懂得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也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能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为此,是否懂礼仪是判别一个人是否有文化的关键。
     对此,文化的定义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具体。对个体来说,文化就体现在一个人是否懂礼仪、尚礼仪,或者说在于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展现出的礼仪如何。
对企业来说,文化就在于其员工的整体所展现出的气质,也就是在于从高管、干部到普通员工身上所共同展现出的整体礼仪。
     我最近阅读了《方太儒道》这本书,感受到方太是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或者说方太是一个基本实现了文化落地的企业。
     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就在于方太的员工给人展现出一种整体礼仪。
所谓整体礼仪,书中写到,“方太人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特别有礼貌、待人接物都非常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那种柔和淡然、坚定温和的气质,是一种久违的传统味道。”
      所谓员工整体礼仪,就是企业所有的人员,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展现出的一种礼仪。
     《方太儒道》一书中介绍,方太的这种整体礼仪的形成,与方太推行《弟子规》关系极大。《弟子规》虽然只有360句、1080个字,但里面列举了一个人在家、在外、求学与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构成了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整体礼仪。
      在《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教育我们如何与长者相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日常生活习惯的要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是指服饰礼仪;“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是饮食的礼仪;“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这也是办公场所的礼仪。
      很多人认为,《弟子规》只是古代对小孩子的启蒙读物,却不知道《弟子规》其实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入手,去培养每个人的整体礼仪。
      我认为,《弟子规》不仅对过去、对当下,不仅对孩子、对成年人,都有很好的礼仪教育或者说文化教育的价值。
      针对韵升的文化落地、针对韵升的礼仪教育,我认为,《弟子规》有很多方面独特的价值:
      第一、《弟子规》将做人放在第一位,这与韵升新企业文化的理念相一致。弟子规的内容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铺陈展开,其核心逻辑就是先做人、后做事;先完成前面那些做“人”的要求,再去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
      第二、《弟子规》讲知行合一,从最基础的行为规范养成入手,描述的全是行的功夫,也由此成为韵升新企业文化落地的行动指南。比如,“事非宜,勿轻诺”讲的是做人要以信为本,“凡取与、贵分晓”讲的是做事要拿捏分寸。“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则告诫各级管理者,人们所佩服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之徒。
     第三、《弟子规》是依据《论语》而展开,里面的行为规范符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精神。我们韵升的干部员工都能去实践《弟子规》的要求,就可以在韵升内部形成一种整体气质,一种在整体上展现传统文化的中国气质。
     第四、一种气质或者说一种文化的养成,是要靠“化”、靠“熏”。《弟子规》由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适合时时读、天天读,在读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了熏陶的作用,也就自然展开了文化的落地。所以,《弟子规》是韵升礼仪教育的关键载体,也是韵升文化落地的突破核心。
     但是,我们对《弟子规》也必须要做整体的理解,也就是整体理解其精神与要义,切不可拘泥于或局限于里面一些与今天社会不相符合的内容。
     比如,“亲有疾,药先尝”这一句,在今天就显得既不合理,又不科学。所以,要奉行《弟子规》,我们也不能把它教条化、刻板化。
     前面谈了《弟子规》与礼仪教育之间的关系,但人们对《弟子规》还是有些不同的认知。在网上也能看到一些对《弟子规》持批评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死物论”,这是从时间上进行反对,认为《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秀才的作品,不适用于现代的社会;一个是“糟粕论”,这是从内容上进行批评,认为《弟子规》里有很多封建糟粕的东西。
      针对“死物论”,我的观点是,古代的东西,你用得好就是活物,用不好才是死物。《弟子规》绝不是一篇仅仅用来规范“童子”或者“弟子”的教条,如果运用得好,它会在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乃至社会管理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钱文忠是季羡林先生的高足、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他著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书,并在书中讲了以下两个案例:
     在北京平谷区的辖区内有两位街坊常年闹矛盾,平均每年要大打出手七八次。屡次调解,屡次处罚,但依然没有效果。辖区的派出所耿所长上任后去调解,调解到最后,他噙着眼泪说了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句话出自《弟子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但凡是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要相互关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大地上,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彼此反目成仇呢?耿所长没想到,就这十二个字、四句话,彻底打动了这对街坊。从今往后,这对街坊成了模范街坊,处处相互关爱,再也没有打过架。
     另一个案例是,理发店里一个小伙子在为一个老人家修面的时候,发现老人下巴上有颗痣,痣上长了几根长毛。小伙子一看,觉得影响了老人家的美观,一刀就把那几根毛给剃了。这一剃不得了,老人哇哇大哭。为什么呢?因为老人家迷信,认为这是他的长寿毛:这几根毛是象征长寿的,现在你给我剃了,这还了得啊?双方争执不休,最后闹上了法庭。
      这件事情说起来,小伙子并没有太大的错。但如果他读过《弟子规》的话,就可能不会犯这样的错。因为《弟子规》里讲了,“事虽小,勿擅为”;如果小伙子知道这句话,就一定会多问老人家一句,“您的这几根毛,是否需要我帮您给剃了啊?”如果老人家说可以,那就一刀;若不可以,就留着,那自然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麻烦。
       针对“糟粕论”,我的观点是,传统的东西,读懂了就是精华、没读懂就是糟粕。事实上,很多在批判《弟子规》的人,根本就没有认真读过《弟子规》,更没有去读懂、读通《弟子规》。
     比如,“冬则温、夏则凊”这一句,看上去讲的是《二十四孝》里的大孝子黄香的故事,也就是他冬天先睡到被子里、为父亲把被子暖和;夏天则用扇子先把蚊虫扇走,然后把席子扇凉快,让父亲睡得舒服。
       很多人因此觉得这种做法完全是糟粕。但其实《弟子规》里讲的这二句,并不是让孩子都要去给父母暖被窝,而是古人培养孩子体察温暖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然后用自己的温暖去与父母互动的一种方式。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必将会体察到世界的温暖,并与周围的人形成良性的互动,使自己与周围的关系逐渐地变得亲近、和善。
      例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从字面来看,讲的是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自把它们藏起来。假如你背着父母亲把东西藏了起来,一经发现了,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道理给成年人讲实在是太搞笑。但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你才会更幸福。为什么那些自私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弟子规》的种种争议和误读,我认为,从表面上看是如何看待和理解一篇两百多年前的千字文的小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如何看待和理解传统礼仪乃至传统文化的大课题。
      因为这种对包括《弟子规》在内的传统文化动辄以“死物论”、“糟粕论”加以否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以反封建为名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的严重后果。
      可以说一百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像我们这样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此敌视,致使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在文化上的面目全非。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也严重影响着民族素质的不断下降,并致使人们丧失了对文化的自尊与自信。
      今天的中国,很多人腰包鼓鼓、行为粗鲁;家底殷实、内心空虚。整个中国普遍地变得庸俗化乃至粗鄙化,皆因我们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在丢失了礼仪的同时也丢失了我们传统的文化。
      对此,我不禁想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所著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写下的这段话,“当有一天,当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
      多年以来,我一直跟大家谈文化、讲礼仪,很多人觉得我是老生常谈,但我是杜鹃泣血,是希望大家如唐君毅先生所说,“花一点精力,去把文化救一救出来”。
      我希望各类教育机构,不仅教授科学知识,也要教授文化理念;不仅面对孩子,也要面对成人,要去宣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教育机构的使命与职责所在。
     我希望所有的企业组织,不仅要成为经营机构,也要成为文化机构;不仅向社会贡献产品,也要向员工、向客户、向社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我更希望所有的国人,仓廪实而知礼节,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我也建议各级政府,像抓GDP一样抓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是搞几场文艺活动,它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国民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振兴我们中华伟大的事业,以实现中国梦。
     最近,我的几个朋友去俄罗斯旅游,我问他们感觉如何?他们回了我一个短信说“他们很冷漠,觉得中国人虽然有钱,但没有素质”。
     人们都喜欢到日本去旅游,感觉到日本很好,我问了从日本旅游回来的女士、先生们,日本好在哪里?他们说日本的环境很优美与整洁,日本国民很友善与礼貌,日本的商家很诚信与平实,日本的产品质量很优异与可信。
      一百多年前,清朝的李筱圃在《日本杂记》中这样描述日本:“男女皆微笑待人,无言辞激烈、貌失和悦者。余居之月余,每日徜徉街市,未见有吵骂斗殴者。”
      一百多年后,在梁策的《日本之谜》中仍这样介绍日本,“在日本留学两年,竟未见到过一次吵架,令人不可思议。有谁被自行车撞了,不慎撞人者会马上说声对不起,以示歉意;而被撞者也几乎同时在说:失礼、失礼。”
      日本是一个很现代化或者说很西化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国民一直展现出这样的礼貌与礼仪,这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辜鸿铭先生曾指出:“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
      我理解,辜鸿铭先生是从文化意义上来给出“中国人”的定义。所以,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是要传承好文化,保护好文化以及了解、熟知好文化。
      我的朋友们出国旅游,有的说俄罗斯人看不起我们,心里觉得很郁闷;有的说日本的环境、国民、产品质量都很好等等,为此,细细想来,其实归根结底,推动的都是文化的力量。
      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节目,播放过一集中日对抗赛。年轻的中国选手上场之后,睥睨着日方对手轻蔑地说:我来就是秒杀他们的。然而,他的对手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试问这样的表述有礼貌吗?
      比赛过程中,当中国对手领先结束之后,而那位日本老者特意停下来,向对手和观众微微鞠躬摆手,表示歉意(对不起,耽误大家了)。以致在场的嘉宾——时任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的李永波感慨地说,“中国队也应该教教这个。”
       这一言一行,这两个细节,其中礼仪的差异、教养的差异,一目了然。那位老者从小就浸染在传统礼仪文化的氛围中,所以他举手投足包括连连鞠躬,都显得那么得体自然。而我想,如果这位中国选手从小也为包括《弟子规》在内的传统文化所浸润,他肯定不会用那样的口气说出这种话了。
       所以,正如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太宰春台所言,“圣人之教,首重衣服,休问内心如何。但先着君子之服,习君子容仪。其次,教君子言语。如是久之,则渐成君子之德矣。德者,非别物也,衣服、容仪、言语之所凝者也。……圣人之教,由外入内。惟纯粹圆熟,方可表里一致。”
      可见,是否有文化体现,是在于是否有礼仪、而是否有礼仪的关键,是在于是否有礼貌,也就是你的礼仪所呈现出的外貌、外观,也就是“衣服、容仪、言语之所凝者”。人们正是通过你外在的礼貌程度,来判断你整体的礼仪水平、进而判断你内心的文化修养。
      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韵升的干部员工要让自己真正有文化,首先就要让自己从衣服、容仪、言语这些别人能看到的方面展现出礼仪,正如前面所言,《弟子规》对这些方面的礼仪做了系统的阐述,因此,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礼仪的指南。
      今天,我是从认识论上给大家阐述了文化与礼仪的关系,从方法论上向大家介绍从礼仪甚至礼貌入手来落地企业文化,而在具体的方法上,则向大家推荐了《弟子规》这本当读、当诵、当学之书。
      最终,我希望大家能明白“礼仪”对每个员工个体、对企业这个整体、乃至对全体国民这个更大的整体的巨大价值,因为正如荀子在《礼论》所言,对于“礼仪”,“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望诸君不可不知、不可不识、不可不行啊!